其实也很好理解,平河村是个小地方,特产既没什么名气,利润也不高,实际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有经验的老油条多半不愿意接手,干脆就踢给了食物链底层的新人呗。
虽然有些失望,温妙还是热情地接待了她:“师小姐跟我来,我先带你参观一下我们村的竹制品制作现场吧。”
平河村多竹,本地以前有许多篾匠,传承了不少独特的竹编工艺,可惜由于赚不到什么钱,年轻人都不乐意学,好些技术都在失传的边缘了。
去年温妙来这里当了驻村干部以后,觉得这么好的手艺丢了实在可惜,但想要重新盘活却也不是那么容易,怎么打开销路就是一个难题。
师蓬蓬倒没有太在意,作为职场新人,她手上的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对分到的每一个产品都很珍惜。一路认真地听温妙和村民的介绍,并仔细地拍了许多照片,结果还有点小惊喜。
这里的篾匠技艺确实精湛,制作的竹筐、竹篮、竹椅等产品都很结实耐用。民风也很淳朴,没有因为她是外行就糊弄她,都是老老实实地讲解产品。好些人听说她是专程从西洛过来的,还硬塞了一些自家做的笋干和腊肉给她。
等参观完整个村子,师蓬蓬手上几乎都要提不动了,感慨道:“大家太热情了。”
“可不是,我刚来驻村那会也受了不少照顾。”温妙深有同感,话锋一转,半开玩笑地问,“倒是你,刚刚看了一圈,觉得我们的东西怎么样,有没有大卖的潜力?”
“产品没有问题。”师蓬蓬实话实说,“只是我们目前的合作客户里没有做这个的,只能先放在线上卖。”
温妙有些失望:“这样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