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北海。
户部特意为他们准备了马车和粮草,路上有斥候的接应,还有骁骑军护送。
两千九百户,一万三千余人,看起来少,其实在漠北已经算得上一个中型部落,在内地也是一个中等县的规模。
没办法,这年头哪里都缺人。
能去的奴隶都是经过挑选的,大多是并州匈奴和辽东鲜卑,早已完成汉化,全都去了汉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能有这么多人去,已经非常难得了。
加上戍守的将士,鼓励他们多娶多生,几十年后人口就会涨上来。
李跃还下令今后国中重刑犯,除了实在罪大恶极之人,以后都流放北海。
“子民是响应父皇号召,奴隶则是为翻身。”不知不觉间,李俭蓄起了胡须,让他看起来越发稳重,处理政务也得心应手。
大梁除了兵权还掌握在李跃手上,政务基本交给李俭和王猛。
子民是梁国的核心,相当于李跃的部曲,自然响应皇帝号召。
奴隶什么都没有,北海直接给地,他们趋之若鹜,一无所有的人往往最愿意改变现状。
“那僮民和庶民为何不去?”李跃问道。
“僮民、庶民手上都有田地,在大梁熬了这么多年,自然不愿北迁。”李俭的解释倒也合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