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打包带走了。
\n
可惜,这两个铁匠在突围之战中已经不见踪影了。
\n
同时这伏牛山里原有的一个铁匠也是死在乱军之中,搞的现在罗志学想要找个铁匠修理武器都没有,更别说罗志学还指望着靠铁匠弄点火炮火枪什么的。
\n
这年头可不是纯冷兵器时代了,小打小闹还可以用刀剑弓箭什么的,但是等上了真正的战场,那么没有火炮是会死的很惨的。
\n
\x08明军在蓟辽的边军们,老早就用上了红夷大炮,其他各类短管小炮更是数不胜数。
\n
早些年的明军戚家军被调往蓟辽一带后,之所以还能持续吊打蛮夷镇守边疆,靠的可不是什么鸳鸯镇,三才阵之类的,而是靠着大量的轻型火炮。
\n
人家戚家军直接把大量轻型火炮搬上了马车,玩炮车阵。
\n
这种炮车阵拥有着机动性高、火力强、同时还能结阵防御的优点,用来对付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蛮夷非常好用。
\n
同样的,辽东方向的东掳,他们在过去多年里就吃多了明军火器的苦头后,也是一门心思发展火器,尤其是重炮。
\n
东掳还学欧洲人,在重炮上安装了野战机动用的双轮、四轮炮架,直接把长身管的重型加农炮(红夷大炮)当野战火炮用,最终成功的把几十门重炮直接拉到了松锦前线。
\n
等到\x08松锦之战的时候,明清双方的火器装备的性能虽然比同时代的欧洲同行们差了一点点,但是数量上一点都不少了。
\n
双方打起来可都是枪炮齐发的。
\n
东掳依靠重炮,强行攻破了塔山、杏山两城,为松锦之战奠定了获胜的基础。
\n
反观明军里大量装备的各种小口径,短身管的轻型火炮,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