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口径、倍径都不一样。
\n
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长身管,属于加农炮一类,火炮形制上也都差不多,毕竟这年头的舰炮都长的差不多。
\n
所以明王朝这边统称为红夷火炮也没啥大问题。
\n
而明王朝在进口红夷火炮尝到了甜头后,就开始大规模仿制红夷大炮了,毕竟进口太贵不是……
\n
一开始他们仿制的时候还是仿造的铜炮,但是因为铜太贵。
\n
因此到了崇祯年间的时候,明王朝的工匠们已经开始土洋结合,用自有的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铁炮了。
\n
宋铁匠所说能铸造的红夷火炮,就是指泥范铸造法铸造出来的铁铸红夷大炮。
\n
既然有了这个基础,那么后续罗志学的工作就简单了。
\n
只见罗志学继续道:“那么宋师傅,我们能不能造一种炮管连带炮架在内,总重大概五百斤左右,打两斤炮子,大概能打一百丈有效射程的火炮?”
\n
罗志学怕宋师傅不理解有效射程的意思,当即又多加了一句:“这个一百丈有效射程,是指打实心弹的时候,要能打中大概九丈长,高半丈左右的目标,并且还保有足够的杀伤力。”
\n
宋师傅听罢后却是皱起了眉头,他可是个老工匠了,亲手打造的火炮不说多,但是这一辈子打造的火炮加起来也有近百门了。早些年打造的都是一些传统的将军炮,威远炮,佛郎机炮这些旧炮,最近这五六年开始接触并打造红夷大炮。
\n
所以他对火炮还是很了解的。
\n
这一听罗志学的提出来的要求,他就知道这玩意不好搞。
\n
五百斤不是问题,打两斤炮子也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罗志学要求在一百丈距离里准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