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的783坦克,上面搭载的11毫米车载重机枪,面对一些建筑物的时候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很多时候度一些建筑的攻击还需要步兵从后方拉上来七十毫米步兵炮。
\n
因此,前线的一些坦克兵强烈建议,光靠车载11毫米重机枪不够,还是得给坦克装配火炮,哪怕只是四十毫米的榴弹炮,在对付土木工事,建筑物的时候也比11毫米机枪好使。\x08
\n
此外一线将士还反馈,实战中曾经遭到过叛军的早期重机枪扫射,也遭到过土著叛军使用早期的70毫米步兵炮攻击。
\n
虽然都没有遭到实际损伤,但是一线将士们觉得这是他们自己额外加装的钢板以及沙包的效果……觉得如果没有额外加装的钢板和沙包,说不准就得打穿,然后直接得壮烈殉国了。
\n
所以,他们强烈要求,坦克再增加防御能力,现在的侧后位置十五毫米的装甲板,太单薄了,看着都没安全感,最后弄个二三十米毫米的装甲板来。
\n
最后,一线将士还强烈建议,增加机动能力,现在的坦克动力太差了,机动性太弱,只是加了点钢板和沙包而已,但是跑起来就跟乌龟爬一样,所以要求后方得弄个好点的发动机,把机动性提起来。
\n
一线将士的直接反馈,让后方的将领们很重视……但是有人一琢磨,尼玛,这些一线将士哪里是建议啊,这是什么都要!
\n
要更强的火力,更好的防护,更强的机动!
\n
但是受限于技术限制,坦克的设计根本就有一个倾向性火力强了,你就没办法搞那么多装甲,发动机的动力也受限于技术不是说能提升就能提升的。
\n
\x08但是一线将士的建议也不能置之不理,然后就简单的整理汇总之后,给陕甘武器公司那边提出来了改进型的要求。陕甘武器公司那边看到新的设计要求后,也是头大的很。
\n
受限于技术水平,尤其是发动机水平以及车体的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