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许赐不少钱粮,以及免收赋税。四十余万兵民,耗资日以万计,今能有这般府库,皆赖丞相治国有方。”
\n
服徭役者,国家会承包口粮,而非自己出资。四十万余兵民,以每人每月两石计算,加上牛马食用,一个月需要支出百万石。五个月下来,保守指出军粮将是五百万石上下。
\n
且这仅是军粮支出,那些衣物、甲兵、军饷等其他物品,其支出的钱粮数目绝对不止这些。
\n
刘禅拍了拍扶手,感慨说道:“天下安定已有四年,然府库依旧不丰,治国不易啊!”
\n
君臣间又聊了几句话,霍峻姗姗来迟,在侍从的引领下,霍峻披甲趋步入殿。
\n
刘禅见到霍峻,起身亲迎以示尊重。
\n
“相国,今轲比能下漠北,是否重调方略?”刘禅问道。
\n
跪坐席上,霍峻挺腰直背,沉声说道:“陛下,北击鲜卑方略无需更改,今可按原计划执行。”
\n
“为何?”刘禅请教道。
\n
霍峻以手沾水,在地板上简单勾勒,说道:“陛下,原因有三。其一,漠北距边郡有两千余里,其初降轲比能,我军如若用兵,漠北胡骑难以征召。”
\n
“其二,轲比能遣子征漠北,而今漠北降服。为治漠北,轲比能当会留兵漠北,故王庭兵马暂少,且远征兵马来回奔波,部民疲惫,可而,乃利于我朝。”
\n
说到这里,满宠提出问题,说道:“如轲比能今岁北迁王庭,那当如何是好?”
\n
闻言,霍峻淡淡而笑,说道:“大漠南北气候不同,冬季漠北,地气寒凉,草场枯竭。而漠南,虽有大雪,但冬有草场。轲比能断不会舍阴山,而迁王庭至漠北。”
\n
游牧民族的经济基础比农业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