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李治去世,武则天当朝,遂允霍绩之求,并赐姓为李。而后二百年间,燕终不复往日之盛,遂与大唐互好,互不侵犯,共伐东北蛮夷。
\n
唐末时,燕权臣篡位,君主逃至长安,求援复国。惜唐朝国力衰弱,无法为其复国,乐浪霍氏虽亡,享国祚七百余年。
\n
后霍主随唐皇流亡巴蜀,并定居于巴,其族人自号‘巴霍’。
\n
知乎杂谈番外
\n
汉唐时期的朝鲜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在唐朝之后失去了存在感。
\n
汉中祖霍峻(ip:朝鲜自治区):南汉将霍氏封到朝鲜,即今天的练江地区,后来逐步扩张,占据了汉江流域,并在南汉的中后期介入东北。
\n
正如有些答主回答那样,南汉用霍氏庇护辽东地区,霍与刘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关系。
\n
在早期,出自霍峻的意愿,霍氏被封到乐浪,并以相对富庶的练江为根基,当时在南部与东部盘踞韩人、濊人,时常威胁着乐浪郡。
\n
霍弋时期,根据蛮夷生存的情况,基本奠定下扩张的方向,即向南扩张,驱逐吞并韩人,并占据汉江流域。练江与汉江这两处可以说是霍燕的主要人口集中地,也是当下朝鲜人口聚集区。
\n
事实上霍燕的崛起和没落,与吐蕃王朝有极其类似之处。在公元5、6世纪左右,全球气温升高,辽西、辽东气温与西藏一起升高。
\n
温度提高,意味着适合谷物耕作,谷物产量提高,就能养活和生存更多的人口。
\n
所以当南汉衰弱,为了保存东北边疆的稳定,默认霍燕势力进入辽东。而霍燕也从练、汉二江流域,向西北扩张,占据了鸭绿江与辽河流域。
\n
在汉末内乱时,霍燕巅峰时期的版图,已不局限于朝鲜半岛,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