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万寿怔了怔,缓缓提裙入座,“那事,本宫倒也听说了。说到底,是定国公一党看不惯礼部尚书左右摇摆,伙同大理寺,借机敲山震虎。太子又何必插手?且让他们狗咬狗吧。”
礼部尚书当初靠着定国公上位,如今见局势易型,又想着改换门庭。叁心二意,不堪大用,实没什么保的必要。倒不如隔岸观火,坐收渔利。
李羡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开年就是会试,若此时清算礼部,只怕来年春试一团糟。那群人也是想着,京畿秋闱诸事,大多得羡准批,自会避嫌不管,所以敢在这种事情上做文章。此案有许多不实之处,若是顺了他们的心意,作壁上观,放任自流,一旦泄题买卖的事被坐实,一则会失去天下学子的信任,二则会让他们以为,自己手握刑律,就可以肆意妄为。此二者,皆非羡之所想见。”
万寿悠悠端起茶,揭盖拨了拨水面浮叶,品了一口,道:“太子之心,可昭日月。可你复位不过一年,根基尚不稳定。才轰轰烈烈办了刘佳,又调换了底下不少人,已招来不满。此时明知有嫌而不避,只怕少不了要受攻讦责难。周公尚且恐惧流言,况君之二太子乎?旁的都是小事,陛下的信任,才是你的立身之本。”
皇帝第一次下旨迎李羡出临江王府,他自言罪身,不敢承旨。第二次诏他进宫探疾,方才在皇帝榻前恢复太子之位。重新入主东宫后,他更是事无巨细向皇帝汇报请示。
所行谨慎,正是要皇帝放心安心——毕竟他有个曾经谋反的舅舅。
“所以,”李羡将《雪霁帖》递向万寿,“还需姑母襄助。”
他并不准备亲自出面。
万寿草草看了一眼喜文打开的图卷,手指在桌案上有一下没一下叩着,“有这个恐怕还不够吧。太子准备怎么绕过大理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