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说的编席匠度满,就正小声和旁边的吹鼓手张旦,嘀咕:
“果然像传的那样,‘张头秃,帻施屋’。
岁数都这般大了,还要顶个帻,来盖秃顶。就和他做的那些事一样,欲盖弥彰。”
话说得污秽又俏皮,直逗得吹鼓手张旦,憋不住,笑出声。
但这一笑,就把张弘引到了。老头只是乜看二人一眼,也不纠缠,又盯着了祭大胡子。
他认识这个叫祭孙的青州太平道济南方下的乡道使,据说他以前是个北军营士。
后来不知怎的就除了军籍,投到了太平道,做了一方乡道使,管着这一乡教务。
至于他后面的那些个头裹黄巾的,其实压根就不是太平道的,都是些本里的下民,既不服族里安排做佃,又无力赡养亲族。
估计是这次春祭征社钱,征得狠了,才扮上个太平道徒。又请来了乡道使,祭孙,想来主持什么个公道。
呵!
看正主到场,祭孙祭大胡子上前一步,对张弘做了个揖,言道:
“无上中黄太乙!张信士,是俺教之友。
往日教徒们的衣食,也多有信士祗奉,所以按理,俺是不该在这个时候来打搅的。
但昨夜俺收到教里同修的一扎信报,言说一事。俺如鲠在喉,所以连夜跑马就来了这大桑里,就是想把这事和张信士议议。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