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帝点了点头,心中已感到满意,嘴上却故意道:“皆非奇策。”
忠怡亲王笑道:“虽无奇策,然易哥儿临时应对垂询,思虑便如此周至,足见其天资卓绝。也由此可见,此前他先后献策清查钱粮亏空、改良京通官仓,大抵皆其自思自筹。”
泰顺帝闻言默然。
忠怡亲王正色敛容,道:“易哥儿再三陈情,此番直隶若遭水患肆虐,当以‘寓赈于工’为赈济首务,此乃万全之策,不可轻忽。”
泰顺帝眉峰微蹙,沉吟道:“你以为此策如何?”
忠怡亲王毫不迟疑,朗声答道:“臣弟深以为然,寓赈于工实乃赈灾良方,当大力推行。”
所谓“寓赈于工”,意思是将赈济融入工程,其实就是“以工代赈”。
只是,自古至今都没有“以工代赈”这种表述。
大庆常用的表述是“寓赈于工”。
大庆早就采用“寓赈于工”这种赈灾方式了。
景宁朝的治河名臣荆辅在治河时就大规模“雇募灾民,日给银米”,景宁帝也曾谕令“饥民附漕船就食,寓赈于工”。
但“寓赈于工”在大庆并非常备救灾手段,并不兴盛,景宁朝年均才实施1.2次,也就是说,平均一年才有一次“寓赈于工”的项目。
现在姜念则建言,一旦直隶发生严重水灾,当以‘寓赈于工’为赈济首务,大力实施。
……
……
这日上午,当忠怡亲王在畅春园澹宁居向泰顺帝细禀姜念救灾之策的时候,姜念则正站在东郊小宅院的正房檐下,望着如注的雨帘出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