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老爷。
大陆目前的电影票房是分成制,比如一百块钱的票房,制片方拿45块,院线拿五十五块,另还有百分之五属于“电影发展基金”,这是上面拿的,这里就不拿出来讲了。
四十五块钱看起来很少,但已经是众多制片公司斗争了很久才争取来的。现在互联网视频平台有一个“购剧联盟”,华艺、共和时代、光线等等制片商也有一个行业不成文的公约,那就是守住45块钱这个分账底线,在制片方抱团的压力下,总计有28家院线“屈服”,约定按照“45:55”进行分成。
现在华艺还要涨,靠他们一个人喊口号吗?
事情透露出一股诡异。
除非《1942》是《阿凡达》那种级别的划时代电影,电影院没有这部片子,观众会掉头就走的那种电影!
翌日,方沂还在围脖上看到嗖狐门户网站对《1942》和《十二生肖》两部电影的对比:“共分票房”、“不是鹬蚌相争,也不是狮虎斗”。
理由如下:
一,方沂和冯大炮两人都是近年来风头最胜的商业导演,此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正面对拼。两人各自的电影在上映期间都是首周票房冠军。
二,方沂的路演场所主要在北上广深和强二线,冯大炮则不同,可能是电影特效不够动人,他们选择以陕、豫两省为中心,并大力做好三四线市场的电影宣传。
三,两部电影的试映口碑都相当不错。《中新网》评价《1942》有“大量骇人听闻的惨痛镜头”,评价《十二生肖》是“高度成熟的商业大片”。
总而言之,两部电影风格迥异,互不相争,又质量奇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