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所以他们用铁锅烙出来的锅盔,每一个都很大,是因为锅有多大锅盔就有多大。
烙锅盔多的人家,会有专门的压面杠子,杠子使劲一压,压得又圆润又规整。
姜青禾没有压面杠子,自己上手在面案子上又压又团,也弄了好几个不算规整的。她做了几个没馅的,但搁了盐和茴香、野韭,还做了几个糖馅的,甜菜熬出来的黑糖,包进去甜甜嘴。
湾里正宗的锅盔要做得特别厚,撕开来里头一层层的。跟后世那种薄脆带肉,烤得金黄一掰能听见嘣,饼皮碎裂那种不同。
所以得控火,火小里头的面就熟不了,颜色还难看会发灰,火一大外面焦黑,掰开一瞧里面还是夹生的。
烙锅盔特费劲,忙活到入夜,吃上这口已经到第二日早。外皮烤得有点焦了,麦面做得嚼起来筋道。徐祯喜欢吃外皮,一嚼就嘎嘣脆响。
姜青禾觉得,吃锅盔应该来碗羊肉汤的,尤其在冬日。熬一碗羊肉,里头有几块羊肉,一点羊杂碎,再把葱花,配一块扯好的锅盔。
没有羊肉汤,鸭肉汤蘸馍馍也凑活。
她回味的时候,蔓蔓嚼着黑糖馅的,吃完糖糊了一嘴,自己伸出舌头舔了舔,咧着嘴笑,“甜的。”
姜青禾看不过眼,一副灰不绌绌的样子。
带着蔓蔓洗完手洗完脸后,姜青禾把一个装着谷料的布包给她,“诺,给鸭子的口粮,要记得喂。”
“是嘎嘎,”蔓蔓不满意。
“给你的嘎嘎早上中午吃的,”姜青禾重复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