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对方为何相助,苏尚并不在意。朝堂之事向来错综复杂,但就当下情形而言,她并不认为自己会沦为党争的牺牲品。
见苏尚不信,法昭临对她多了几分敬重。
本以为苏家大小姐只是徒有其表,没想到她确有做事的心思。法昭临微微一笑,将桌上宣纸展示出来,解释道:“实则没这么多,这是账面上的数字。早年衙门曾组织民兵对抗贼匪,只是剿匪一事,向来吃力不讨好,还会有人丧命,朝廷又无援助,结果可想而知。至于其他建筑修缮、工事之类,自银库没钱后,便都已停工,根本欠不了这么多。”
“那实际上衙门究竟欠了多少钱?”苏尚拿过宣纸,仔细端详了几眼。她的想法与法昭临相近,在法昭临到来之前,她便算过一笔账,觉得欠款应不会多达三千两,当务之急是要将款项明确清楚。
“大概一千两上下,不过要知晓真实情况,还需找当年掌管银库的库使以及债主们核实印证。”法昭临认真回应,随后又补充道,“依我看,当年负责记账之人,如今大多可能已不在人世,这些账目混乱不堪,还与不还,真有那么重要吗?”
法家用律法约束天下,却从未以律法约束皇权的行使者!
当这个问题摆在苏尚面前时,她轻抚着泛黄干裂的纸张,上面标注的数目,大多是昔日衙门征集民兵剿匪时的开销以及未结清的款项。
时间已过去许久,又无人催讨,确实可以选择无视。但在苏尚看来,此事性质不同。这并非单纯的钱财问题,而是关乎能否让百姓重新信任官府、信任衙门。
若朝廷在百姓心中失去公信力,民众不再相信朝廷,这般情形,光是想想便令人心生畏惧。
书房中的这一幕,并未持续太久。随后几日,苏尚让法昭临以自己名义核查账目时,相公的书信送到了她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