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可能评价仍旧没有改变什么,依然受到读书人唾弃。
大骂说枉费圣人之书,竟是钻研商贾小利,污流成风等等词语,文绉绉的,其中夹杂着许多酸味,然而观察三国演义本书的销售量可知,话是如此,可人的喜好还是难以控制。
三国演义在孩童眼里就是互相比拼武艺的侠客故事,简单爽快至极,而在江湖草莽眼中,关羽为保刘备家眷而暂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令江湖中人热血沸腾。
从韩非墨口中能够大致得知书籍的购买对象,商贾,官员,对此书有过接触的甚多,不同人眼里流传出来的说法都不相同。
商人警惕乱世风险,官员最重势之消长,有人评价此书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正是魅力所在,不同阅历的人,都能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画卷人物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影子。
年节元宵结束之后,中州城恢复平静一段时间,慢慢缓冲沉淀下来,民间议论的各种话题,在经过发酵以后又回归到凡俗当中。
有人多看了几本书,茶楼酒馆里就有不少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油腔滑调说起北边的局势来,加上自己的判断和看法,头头是道,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引得不少人拍手称快连连鼓掌。
在这样的气氛中,有战事助长,三国演义的销量并未受到抄版打击,反而市场上供不应求。
法家严令下不容许刻意妄论时政,违者严惩不贷,规定是这样,真想要从京城落实到远在昔日韩国的都城中州难度大的不是一星半点。
政策再好,律法再严,全要执行所需要的唯一工具还是人,乡下始终是乡下,如今朝廷被战事拖累,民间顾权已无太多心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