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褚西充当双方之间的沟通桥梁,一问一答间,控制着节奏和方向,不让完全脱离瓷器、茶叶、丝绸这个范畴。
\n
等到了晚饭时间,一行人还依依不舍,甚至还让褚西问茶艺老师傅收不收徒弟。
\n
褚西才翻译给茶艺老师傅,老师傅就已经摇头了,他学的是养生太极拳,至于咏春拳,讲解倒是可以,真说起来也就是会那几招,怎么可能同意?
\n
不过他也不想给祖国人民丢脸,只说自己功夫还不到位,不够收徒的资格。褚西学着茶艺老师傅一本正经的样子翻译给他们听,等看到他们失望的眼神,好险没有笑出来。
\n
其实她也很好奇,为什么到了后世,这些外国人的认知还是没有变,甚至连五六岁的小孩子被采访对华夏的看法时,脱口而出还是华夏人都会功夫。
\n
带他们去吃饭的时候,除非他们发问,褚西不再主动开口提及茶馆涉及的东西,乃至于吃了饭送人出去时,她仍旧没提。
\n
茶叶、瓷器、丝绸这些轻工业方面的贸易,加上华夏对外汇率,对哪一方更有利,几乎用不着多做思考。所以在饭店分开的时候,奢品方走到私家车边的时候,终究还是开了口。
\n
只是开口说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投资建厂的事儿。他希望褚西能够帮他联系相关部门,相关人员。
\n
他们这次过来之前,并没有在华夏投资建厂的打算,所以不曾联系使馆,也没有留意华夏相关部门。只这茶馆里面,聊到了华夏的对外政策,便觉得在华夏建厂很有必要,甚至觉得越早可能提出的要求越容易满足。
\n
商人追求利益,追求效率,还有看准商机拍板下定的魄力。只想到本国那慢腾腾的办事效率,便准备托付看起来极为靠谱,隐隐透着底蕴的褚西来进行桥梁衔接,顺便也给褚西卖个好,以利于以后合作。
\n
褚西干脆应下,只说明天晚饭前给他们答复。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