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当马车行在长街上,又有相关的言论传进耳中时,骆修文觑了眼倚着车厢壁闲适翻书的人,终于没忍住出声感慨,叹王爷此计果然妙极。
\n
毕竟如今民心所向,纵然太上皇有心置之不理,在民声鼎沸的形势下,也不得不回应。
\n
除非他再也不想要任何的好声名。
\n
谢祁慢条斯理地翻了页书,轻描淡写地道:“这桩事本王并未干涉。”
\n
骆修文愣了下。
\n
一旁的康安笑着解释:“骆公子误会了。市井间热火朝天的议论皆是百姓自发传扬,王爷并未命人在暗中推波助澜。”
\n
骆修文闻言微讶:“单只是百姓口口相传,居然能有如此声浪?”
\n
“人嘛,谁还不爱凑个热闹。”康安露出一个轻快的笑,半掩着嘴,神秘兮兮地道,“况且,王爷打小名声就好,病了多年,百姓都怜着他呢。”
\n
经他一提点,骆修文便瞬间了然。
\n
人的性情复杂难解,偏偏“怜弱”是其中最不容忽视的一面。
\n
谢王爷少孤失怙恃,又染病多年,几次从鬼门关前走过,百姓本就对其颇为爱怜。再加上他仰承先皇仁政的余荫在先,又有逊位大义在后,多年来洁身自好,从未有过行差踏错之举,百姓怎会不下意识偏向于他?
\n
而太上皇堂而皇之的毁诺之举,更是让百姓对谢王爷的怜惜增至巅峰。
\n
市井间的热烈讨论,何尝不是另一种声援。
\n
倘若有官员在苗头刚起时就出手镇压,就不会变成眼下这种局面。偏偏负责此事的禁军和大理寺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一来,这股声浪演变成如今这副群情激愤的情势,倒也在情理之中。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