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小案子,譬如某家丢了一只猪,即使再难破,也是不会被选中送来的。只有让当地府衙感觉十分棘手,苦恼不已的案子,一次次投入了人力物力,却始终得不到结果的案子,才会被送来大理寺。
\n
倒不是说其他小案子就没有价值,但人力有穷时,资源也有定数,而相比之下,积累的旧案显然是一个天文数字,只有适当的资源倾斜,才能让仅有的刑侦力量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n
尽管百姓丢了随身的钱袋、院子里养的鸡被偷,非常烦躁苦恼,但与有人持刀抢劫,频出血案相比,想必百姓还是更愿意选择消灭匪徒,保护在外出行平安的。
\n
有穷的人力,无穷的案子,显然只能恶中选恶,凶中选凶,将各地县衙奋战许久无果,能请的人都请到了也没法解决的难啃硬骨头递上来。
\n
这时候,狄昭昭也看完了卷宗,将目光落到染满血点花瓶上。
\n
这个明显染了三道血渍的花瓶,显然是这桩案子被分到物证组原因之一。
\n
三道血渍,分别是喷溅血渍,抛甩血渍,还有一小片流柱血迹。
\n
俨然是位于“激战”中心的一个花瓶。
\n
经过《砍人分析》的熏陶,各地衙役即使不能根据血迹得出有价值的内容,但起码知道这些血迹的珍贵,不会任由其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洗刷破坏。
\n
甚至连京城周边的匪徒,都知道作案最好别弄的血糊啦咔的,毕竟《砍人分析》可是流传出去了,不像是《勘察手册》一样只在内部流动,甚至因为其技术性和无趣性,流露出去的几本也没能传播开。
\n
而眼下,这个案子的凶手,显然是个没文化的。
\n
狄昭昭一边看着蘑菇碎画里的画面,一边对照花瓶上的血迹。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