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传遍整个长安。太医署令还特意拿钱在《长安日报》上打了个广告,就是怕偏僻的地方消息不灵通。
\n
正如李承乾所料,一开始上门求诊的都是些小病小痛,或者只是来抓药,但随着治愈的病人越来越多,逐渐建立了一些口碑,来的人就越来越多了,病症也越来越复杂。
\n
不过两三个月,太医署诊室门口就排起了队。当初很多人觉得太医署建得太大,认为没有那么多人看病,现在都默默闭上了嘴巴。
\n
可见并不是病人不够多,只是从前治不起而已。
\n
长安太医署一炮而红,其他几个重要州府的太医署也开业了。
\n
别的也就罢了,就是银子花的有点快,超出了李承乾的预料。
\n
按照他的计划,富贵人家向好大夫求诊赚的钱,应该可以覆盖打折药材赔进去的钱,达到收支平衡,自给自足。
\n
事实却出乎李承乾的预料,来向好大夫求诊的并不多,远低于他的预期。
\n
这很不合常理,太医署大夫医术好,遇到不会治的病还会向太医院摇人,价格低(有钱人家可能不在乎),还有朝廷背书,怎么也该能在长安药铺中分一杯羹才是,结果只分到了一点残羹冷炙。
\n
李承乾复盘了一下,没觉得太医署的布置有什么大问题,就明白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n
至于这人是谁,根本就不用想,在长安有这么大影响力,除了世家不做他想。
\n
还得是好几个世家联手做的。
\n
想明白这一点,李承乾就不放在心上了,自从科举之后,世家明白李世民有意削减他们的势力,没少做些小动作反击,然后被李世民啪啪打脸。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