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古勒举荐伽承县的闻县令为户部司一职,这个人只要被报出姓名,皇后便知道扶持太子与父亲作对的人是谁了。
\n
十四岁那年,伽承县闹饥荒,闻县令向朝廷申请拨款的钱迟迟未到,无奈下只好自己贴补。可闻县令拢共也没多少银两,倾尽家财也未能帮百姓脱离苦难。
\n
幸得当时外公做生意路过,见百姓疾苦,县令清廉,便大手一挥给了笔数目不小的银子。怕闻县令不收,便说是提前给的工钱,让伽承县的百姓来年再交粮草。
\n
说是说工钱,但众人皆知,这钱就是用来接济的。来年即便还不上,也不会去讨要。
\n
外公出事的那一年,朝廷无人敢保,唯有闻县令,将一卷鸣冤血书送上朝堂,那血书背面,摁满了百家手印。
\n
此事惊动不小,但终究身单力薄,时间一长,也就不了了之了。
\n
转眼已过十几载,如今的伽承县粮草丰沃,甚至成了伽兰不可或缺的粮城。可朝廷众官员终究忘不了当年之事,没人敢提闻县令,敢提的,唯有他沈常安。
\n
果然,不多时,皇后便派人来特使府喊人了。
\n
沈常安喝了碗药,整了整衣衫才跟着传话的人进宫。*提刑司府。
\n
阿古勒匆匆与太子拜别,转头便听沈常安被皇后单独叫进宫去。
\n
他派人查了一晚上的闻县令,才知沈常安为什么会让他举荐这个人。
\n
阿珂守在身侧,听闻消息,沉声问:“可是要跟着?”
\n
阿古勒面色阴沉:“不必,沈湘皇后是沈常安姑母,至少在明面上不会做得太过。”
\n
伽兰的朝堂阿珂懂得不多,只觉得这千丝万缕的关系,简直比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