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们都晓得慈幼院发了财。
最开始。
卯时四下寂寂,慈幼院便升起了炊烟,独特的药香浸进雾里。
一直到辰时,天光初醒,大人小人背着背篓挑着扁担,把香饮运到市上贩卖。
赶在酉时,暮色尽收前,踏着晚钟匆匆归来。
再后来。
慈幼院上空熬煮药饮的炊烟要缭绕大半个上午。
小孩儿们呆在家里,大人们依旧要早早出门,但不再挑扁担,而用大车拉,车上架着大锅,用炭火温着,沿途播撒香气。
卖的饮子更多,却也总能赶在晡时结束前,踏着饭点儿回来。
到如今。
慈幼院的炊烟终日蒸腾,熬煮药材的气味儿沁润了周遭每一个角落,连过路野猫的毛皮里都嗅到一股子微苦反甜的味儿来。
大伙儿已经不出门叫卖了,而是各个坊的小贩们自个儿过来采买。
无怪药饮的生意好做。
钱唐买药贵,看病更贵,许多人家一辈子也踏不进医馆的大门。生了病,自个儿熬着,熬不住了,去巫师或寺观求碗符水,管不管用另说,反正不便宜。
何五妹用心挑捡的几味饮子,虽治不了大病,但调理肠胃、活络气血、防治风邪感冒之类还是成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