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工资发放和恶意强拆的问题。”
“正常来说,一个贪官污吏是不会将自己的心思落到农民工是否足额领到工资、工程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障、老百姓的拆迁安置是否妥当,从这一方面看,常副县长不像是能做这种事情的人。”
“不过,既然举报信都已经送到我们的手上了,按照组织规定,该查的还是要查,不能因为个人判断而放过一个坏人或者让一个好人蒙受不白之冤。”
张松的回答条理清晰,将个人看法与工作规定相结合,回答得比较让人满意。
但是,他话锋一转,又说道:
“以我的浅见,这封举报信的手笔应该是出自县委,也就是说张山出招了。”
“哦?何以见得?”
“庆云的政治局面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张山为代表的本土派,一类是以马志远县长为代表的空降派。这些年来,张山的派系话语权更高,马县长他们几乎只能被动挨打。”
“督导组这次的到来,表明了上级高度重视庆云的情况,对于两方而言都是一个机会。常副县长与马县长配合十分融洽,在常委会上共同进退,一旦他出了什么问题,马县长将独木难支,综合这些情况,我判断是有人故意栽赃,以确保派系权威。”
张松侃侃而谈,不过他还是强调,这是他基于庆云县委县政府的情况做出的判断,并没有实质性证据去确定或者否定举报信的真实性。
听过张松的分析,三人都不由得心中赞叹不已。
一个小小的干事,连领导职务都没有,政治敏感度却这么的高,局势分析有理有据,简直是天生的仕途苗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