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一代军户,世代军户,有战争的时候要冲在最前线,无仗可打时要自行谋生,境况糟糕的时候上战场还要自备军资。
\n
由于这里是边境小县城,人口组成以军户为主,民户和匠户为辅,加以军户普遍团结,三者之间目前少有冲突。
\n
他们一家的生存情况,还不算太难。
\n
实际上,像他娘亲这样民户出身的良家子,愿意嫁给他爹秦石这样的军户子,还是极少数。
\n
毕竟军户结亲这件事,对于大多数民户而言,恨不能避如蛇蝎。
\n
世袭的军户户籍制度,户头下的男丁不仅容易送命,也没有科举的资格。至于捞军功晋升,那可比天荒夜谈,岂是一个难字可以概况。
\n
军户二字在这个时代,意味着子孙后代,几乎永无出头日。
\n
这道枷锁,还不仅上述的巨坑。
\n
它在兵役这件事父传子以外,战争激烈的时候,女婿,也难逃被强制征兵。所以,宣朝那些军户出身的子女,婚事都普遍十分艰难。
\n
哪怕像匠户、灶户等户籍的百姓,明明和军户是一个起跑线的,都属于世袭非民户户籍群体,在婚事上,他们也会主动避开军户出身的人。
\n
细说起来,虽然大家都是职业类户籍,是国家机器的最底层工种,但是匠户、灶户这类比起军户还是好过不少。
\n
一是这类户籍是手艺代代相承,有国家低保俸禄,同样也能减免赋税,温饱不是问题;二是战争发生的时候不需要冲锋陷阵,别人卖命的时候,各种兵器、工具、食盐等需求激增,多劳多得的情况下,他们的收入反而会增加。
\n
想到这里,秦朝宁忍不住皱了皱眉,对自己的户籍问题无计可施。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