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最后,他们比秦朝宁这个提出变革的人还要更加积极去推进新政落地。
\n
刘旭在面对秦朝宁的时候, 私下感慨过,“本官倒是真没想过,这几项变革能够这般顺利地让朝堂内外的官吏接受。”
\n
哪怕大家都多多少少有所获益,但是这么史无前例地顺利推行新政, 真是前无古者。
\n
面对刘旭的慨叹, 秦朝宁停下了手上批注的动作。
\n
他问刘旭道,“师傅,不知可否一问, 从前新派推行革新政策,为何惨败收场。”
\n
闻言, 刘旭顿了顿, 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n
内阁此处位置僻静,也不会有人进进出出,其余几位阁老不在, 一时间,屋子里就剩下了刘旭摆弄奏折的细碎声响。
\n
他神色恍惚了好一瞬, 才回过神来,“此事, 说来话长。”
\n
当初新派的官员,大多出身寒门。
\n
这些人对于底层百姓水深火热的日子,能够感同身受。他们的出身决定了他们对于朝廷现状和这国家现状改变的迫切诉求。
\n
而勋贵们、世家大族们等,在世道混乱的岁月里,依旧牢牢握住了土地资源、且手里有权有钱。
\n
在那个时期里面,他们过得并不见得会比在和平时代差。
\n
甚至于,他们还能通过土地兼并,加大对底层百姓的压榨。
\n
抛开道德底线者,富得流油。
\n
对于这样的阶级群体来说,变革能够带来的利益太少,反而是钳制太多。这么一来,变革一事,这些人的反对声音必不可免很大。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