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沈彦亭平直陈述,毫无波澜,听的人却不难感受其中的惊险。
\n
“还好圆满解决了。”晓竹松一口气,越发感兴趣,催沈彦亭多讲点儿。
\n
四口小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沈彦亭好脾气地笑:“还想听什么?”话是对着晓竹说的,眼睛全看着青橙,“主办方临时更改策展方案导致预算严重超支,向知名美术馆租借藏品被拒……虽然有预案,但现实难免发生超出掌控的状况。”
\n
“都能补救吗?”是青橙在问,“事先预设可以吗?”
\n
“当然。比起补救措施来,我更倾向于事前备案。”随着经验的积累,沈彦亭在策划阶段习惯预设多种突发状况,准备好三个以上的备案。即使突发状况不尽相同,但好多次都因事前备案和及时得当的处置而扭转危机局面。
\n
“你怎么跟我姐一样!”晓竹忍不住感叹,“每件事都脑内预演一遍,再想好至少两个备选方案。”
\n
青橙将一尾虾壳扔进骨碟,睨她一眼:“难道不是值得你学习的好习惯?”
\n
晓竹立刻正襟危坐:“我不是正在向你和沈先生讨教吗?”
\n
三人被逗笑,叶柯宇问起她的学业,知道她正在为论文发愁,让她不妨说来听听。
\n
一桌四人几乎都跟艺术打交道,聊起专业来毫无壁垒,在晓竹犯难的“伪作”论题上也都有各自的观点。思想碰撞是难得的好事,晓竹趁此机会疯狂吸收几位前辈的输出。
\n
沈彦亭以美术史和从业经验出发,剖析出另一个维度的看法:“从历史的不同时期来看,画坊的存在促成了仿作的生成,学徒模仿画坊画家的作品进行学习,经年累月,有的作品几可乱真,甚至艺术价值超越了原作。从这个维度出发,对伪作进行清一色的抨击就显得武断、片面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