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其实,朝廷上下都明白,这不是主帅的罪过。从朝廷到军队,都弥漫着骄傲和轻蔑,骄兵必败的道理,发生在自己身上才知道后怕。
\n
这些消息在中军打了败仗二十天之后,迟生就接到了消息,京城都是一个月之后才得到的文书。迟生已经快一人一步,可消息始终是滞后的。
\n
这次樱桃带来的消息是,三皇子回京了。
\n
自从中军被袭之后,朝廷就有意让两位皇子回京,英国公世子当然求之不得,恨不得当场打包送回去。但是二皇子、三皇子自有尊严,不愿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灰溜溜回京,坚持留在吐蕃。
\n
坚持了几个月,三皇子终于答应回京。
\n
送信人说从传信兵那里打听来的消息是,三皇子不适应吐蕃气候,陈兵驻军的时候还好些,只是微微不适,有随军御医的调养,又没有大型战事,三皇子还能生活自如。后来,受到袭击后,被皇帝特意指派过来的老御医殉职,三皇子的身体失去调养变得越来越坏。
\n
军中没有高明的大夫,又缺医少药,本来早就该回京。只是三皇子维系皇家威严,吃苦耐兰、身先士卒,在前线指挥战斗。等到取得了一场大捷,三皇子才了却心愿,回京养病。
\n
此次回京,不是怯战逃兵,而是凯旋。没有等到彻底平灭吐蕃,非战之罪。若非三皇子身体不好,城中还会举行欢迎王师凯旋的仪式,箪食壶浆、夹道欢迎。
\n
只是陛下谦逊,不愿因三殿下的皇子身份而骄矜,推辞了大臣们联名上书请求,只是赐了三皇子郡王爵位,又赐了田庄和金银,让他好好养病。
\n
贤妃娘娘还去慈恩寺做了七天的法事,免费施粥舍药,京畿贫苦人家感恩戴德,都为三皇子祈福。
\n
迟生挑拣着能入眼的看,大概意思是三皇子终于受不住吐蕃条件艰苦回京了。少了一个皇子拖累,英国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