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能力过了辅导员这一关。
\n
总而言之,她成功了。
\n
即便如此,宋倪也很少在寝室楼里看见林霁予。
\n
当然,就算见到,宋倪也会躲得远远的。
\n
道不同不相为谋。
\n
宋倪的人人主页上,签名是“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n
在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她还在买新闻杂志,夹在教科书里偷偷看。这些遥远的文字,陪她度过一个又一个要苦读到后半夜两三点的夜晚,为她撑开一小片可供呼吸的水面。
\n
这一年,她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叫《另一个北京》。
\n
四万亿人民币投入到这片土地上,变成拔地而起的鸟巢、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变成早晚高峰时车后灯亮起时如一只只红眼野兽的城市环路,变成地铁奥运支线、机场线和 10 号线。
\n
她是从高考大省里挣扎浮潜,一心考来北京读好大学的天之骄子,哪怕还没有确凿地收到录取通知书,她也知道自己的目标就算不是清北,也是 985、211。
\n
从老家坐火车到北京站,上 2 号线,直达海淀。怎么走这条路线,已经在她心里排练了无数遍。
\n
在她作为未来可期的年轻学子所向外和了解的北京之外,在光亮无法覆盖的角落,还有在垃圾堆里拾荒在立交桥洞下安营扎寨的流浪汉,在地下通道生活和卖唱的追梦歌手,为了省钱在地下室和隔断间里居住的年轻北漂。
\n
这令宋倪尤为动容。
\n
除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在宋倪心里也代表着新闻中心。她努力求学十二载,目标就是来到这里,做记者,用她的眼睛和笔尖去探寻真实。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