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弟弟一出生,父母就在镇里买了精装房。房子是三室一厅,父母一间,弟弟一间,两个妹妹住上下铺,共享一间屋子。赵滢放假回家,只能睡在客厅。
\n
和她,和两个妹妹的童年都不一样,弟弟出生后,吃的用的不能说是极好,起码不糊弄。家里三个女孩,都是在家里晃荡到 7 岁直接读小学,弟弟从两岁开始就上双语幼儿园,五岁就开始上课外兴趣班,开始学编程和钢琴。
\n
一切昭然若揭,但赵滢心里不愿意承认。她只能安慰自己,就像爸爸说的那样,她和几个妹妹都是灾星,而弟弟是福星。是他的到来让家里条件变好了,连赵滢能住上镇里的电梯房,也要感谢弟弟。
\n
直到赵滢熬过高考。她以 620 多分的成绩,成为全校第一,足够来北京上一所 211 大学。如果幸运,掌握了报考技巧,说不定能摸上 985 的边。赵滢如何报志愿,成为了他们学校的头等大事。连校长都打电话给她远在大城市的老同学老朋友,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报考经验,让她不留遗憾。
\n
但赵滢的父母却执意让她读省内的师范学校,理由是省钱。
\n
赵滢听话了小半辈子,爸妈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自己才是个半大小孩,就已经会给妹妹喂奶换尿布。连读高三的寒暑假,她都会在家里帮农和做家务。在涉及到自己的双脚到底要迈向哪里的时候,她突然觉醒了自我意识。
\n
哪有什么天生的灾星福星。就算有,也不可能是她一个上下五年都算上,这个小小的镇子里高考分数最高的人,父母家两边家族里学历最高的人。
\n
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和老师达成一致,所有志愿,都填了北京。第一志愿滑档,她最终被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录取。
\n
大女儿远走高飞,她爸并不高兴,只出了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生活费每个月只有 700 块钱,之后再没有给过她钱。偏偏赵滢最争气,靠自己兼职赚钱读完大学四年。成绩也好,本来可以直接保研到更好的 98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