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奎就这样屁巅屁巅地来找李明的晦气,没想到不但没帮胡金球出得了气,反而让自己憋了一肚子气,弄得灰头土脸的颜面尽失。
四望镇中学。李明严格遵守君子协议,频繁的摸拟考试每次都不缺考,而且次次都保持第一名。
学渣李明爆出奇迹,从倒第一变成了顺第一,传遍了学校师生。
班主任范老师喜滋滋地肯定:“我们班多了一个考重点大学的尖子生,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百日冲刺结束,高考来了!
高考是决定终生的考试,尤其是农村学生,高考就是一次跳农门的机会,一旦考上大学、中专,就意味着工作、工资、地位、身份都有了。
就是一下子从糠箩箩跳进了米箩箩,山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更像鲤鱼跃龙门一跳就跃过,从此洗尽泥腿,不再要与耕种锄割打交道。
李明不需要上大学,但还是遵守与范老师的君子协定参加了高考,为母校争光。
考点在县城一中,四望镇中学的考生要到县城一中来考试,考生们提前一天就到县城来了,人数不多。两个班共95个考生,集中住在一个旅社里。
同学们临时抱佛脚,在旅社里还不忘考前复习。
李明无所事事,一个人走出旅社在街上东游西逛,一边看一边思索:县城的居住人口多,周围邻县流动到这里来的人也不少。
从商业角度来看,县城比四望镇的经商条件好很多,人多消费多,容易把生意做大,暗自决定把县城作为下一步的驰骋之地。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