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没有急着购物,准备用三天的时间来考察这个市场。为什么市场会这么兴旺,市场里符合时代的经营方式,接下来他该怎么走,从中找到理论上的支持和解释。
在市场里连续逛了三天,弄明白了他要知道的东西,就开始了讨价还价的购货。
小商品批发市场里的小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李明身上只有十多万万元钱,不可能批发多种商品,只能买上二三种,才能有价格上的优势。
经过三天的考察,觉得自己最合适买的应该是纽扣,锁边线、彩带、汽球……等
小商品,这些小百货里面又以纽扣为最。
人生需求,莫过于吃穿住。纽扣这种微不足道的小商品,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不分男女老少都需要。每个人都要穿衣,每件衣服都要订上纽扣,才能成为一件完整的衣服。
批发市场里的纽扣有个独立区,卖出买进的全是纽扣。花色品种繁多,有布质的、塑料的、金属的,奇形怪状的,普通大方的,高级的,普通的……各种各样,要有尽有。
买进卖出的货主都多,市场面积不是很大,很是拥挤。
摊主太多,每个摊主老板只有一张比双人座的课桌大一半的摊位。摊主的货物没有条件在市场进行交货,只能与顾客在市场里只讲好价钱后,到摊主所租的房屋去提货、付款。
批发商品交易量大,价格低。拿回去后凭着低价格的优势再批发给小商贩,从中赚到可观的差价。李明这一点钱,不是做大生意的,只能在纽扣里面多选几样品种了。
货比三家,李明问了十几个摊主的价格,最后与一位年轻的江浙姑娘谈妥了纽扣、气球、塑料拖鞋三个品种。
摊主姑娘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