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底层的摊主,她只有七个摊位,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就拥有了四五百万的身家。
仅仅是摆摊啊,一天的营业额高达几十万。我问她为什么舍得从那个尊贵的地位自愿到底层来做个小摊贩。她告诉我说,做小摊贩更能体现她的人生价值。
我觉得她说的没错,她一天卖出几十万块钱的商品,就是为那些小工厂解决了几十万块钱的产品积压,一年就解决了上千万的产品积压,为人民供应了上千万的生活用品。
现在小作坊、小工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冒出来,他们的产品全部靠自销,如果没有批发商为他们推销产品,他们的工厂、作坊就很难办的下去。
在一些人眼里,只看到她赚了很多钱,却没看到她为社会做的出这些贡献。只有她看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张局长笑道:“你说的很对,社会分工不同,但都有各自的价值。销售是沟通生产与需求的渠道,没有商业,产品就无法流通,产品卖不出,就进不了人民的生活。
商业与产业一样,都是很重要的。接着讲讲与这个王老板的故事吧。”
李明把在批发市场与汪玲谈好生意,到汪玲家里拿到货后发现匪徒入室抢劫,自己挺身而出救了汪玲,再陪汪玲为住院病人送住院费,与病床上的汪霭邂逅。
与汪霭一见如故,经过交谈之后互相把对方视作知音,然后以赊货代借的前后经过说给了出来。
然后感慨地说:“汪老板仅仅只和我聊了一会,让我做了几张高考模拟题考卷,就慷慨出手,赊给我六十七万元的货物。她也不怕我拿着货物卖了之后,隐匿起来作富翁,只让我写了一个收据就了事。
这样的信任只怕天下难找第二个,我如果不把生意做好,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