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价不过一分五厘钱一斤,收购后再转手卖给市面上的人,就变成了二分钱一斤。
\n
身处在竹笋产地的人们想吃新鲜竹笋,可以直接在大队集体那里买,价钱有优惠,跟副食店收购价一样,买笋的钱大队年底平分给社员,就不算割社会主义尾巴。
\n
作为生产大队的会计,杨秋瑾在会计本子自己的名字下,记了一百斤带壳的鲜竹笋。
\n
买竹笋的钱,年底从自己工分里扣,整个大队都是这么算,不用掏现钱。
\n
记好账,她锁好账本,佝偻着身体,牵着天佑,背着竹篓回家。
\n
她家是个带院子的四间小屋土砖房,一个身形瘦瘦小小,四十多岁中年妇女,正在院子左侧剁鸡食。
\n
她五官清秀,脸上有些许皱纹,皮肤偏黑,脑袋裹着一个看起来像帽子,其实是用白麻布裹成的帽子,看起来有点像戴丧。
\n
看见她回来,中年妇女连忙起身,搭手帮她把背篓放下来,“秋瑾,你又背这么多笋子回来,是要晒笋干,给老三邮寄过去吗?”
\n
这中年妇女就是杨秋瑾的婆婆——李秀娥。
\n
杨秋瑾嗯了一声,把背篓放在院子角落,连口水都没喝,转头找一把菜刀剥起竹笋。
\n
这几天天空放晴,天气很好,正适合晒笋干,她得趁着有阳光的时候早点晒,不然老天爷变脸下春雨,好好的笋子晒不干,有一股霉味,白白浪费好竹笋。
\n
杨秋瑾每年都会晒一些笋干,菜干,蘑菇干啥的,邮寄在陈胜青为数不多的信件地址所在地,今年也不例外。
\n
李秀娥看着麻利剥开笋壳的杨秋瑾,她长了一张鹅蛋脸,一双眼睛生得又大又圆,特别好看,还有高挺的鼻梁,红艳艳的嘴唇,头发乌黑发亮,身形纤而不瘦,皮肤蜜色健康,那是长年下地劳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