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极低温雾气接触金属的刹那,警报传感器表面的冷凝水瞬间结冰膨胀。
盛瑶听到类似瓷器碎裂的轻响,看着邬凌用匕首柄轻轻一敲就卸下了整块栅格。
涌入的寒风卷着霉味,那是地下设施特有的、混合着机油和绝缘漆的腐朽气息。
邬凌突然按住她的肩甲:“五分钟后会起雾。”他腕表上的气象模块正在闪烁,这是西伯利亚寒流与鄂霍次克海暖湿气流交汇时形成的浓雾预警。
盛瑶想起三天前在军情简报会上看到的气象云图,当时某个戴金丝眼镜的参谋说这种天气最适合电子战。
他们像两滴水银渗入生锈的金属管道。
邬凌的夜视镜切换成辐射成像模式,扫描着墙壁里若隐若现的电缆走向。
盛瑶的膝盖突然碰到某块凸起的金属板——这是勃列日涅夫时代防空设施特有的防爆接缝,她上个月刚在《军事考古》杂志上见过相关论文。
当邬凌撬开第三道防辐射门时,盛瑶的摄像机自动对焦到了震撼画面:成排的量子服务器在幽蓝冷光中嗡鸣,全息投影交织成覆盖欧亚大陆的电网模型。
某个不断闪烁的红点正在黑海沿岸移动,那是三天前北约举行网络安全演习的坐标。
“不是常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邬凌用匕首挑开某个服务器的散热板,露出里面蜈蚣状的复合芯片组,“他们在劫持海底光缆的中继放大器。”他的战术平板突然开始发热,这是上周刚升级的人工智能分析模块在疯狂运算。
盛瑶的指尖擦过服务器外壳,某种记忆合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