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辗转托人找关系。
\n
另一方面,各大工厂效益越来越差,自己生产经营所得根本无法承担职工们庞大的福利,更别说自己赚钱对设备更新换代,只能贷款或者跟政府要补贴。
\n
即便他们厂也欠了银行以及政府不少钱,并不能自负盈亏。
\n
不说别的,就每天管职工吃饭对工厂财务都是很大的负担。
\n
现在看起来工厂依然忙得热火朝天,一派欣欣向荣,可温书记知道不敢细算,细算一身冷汗,也许七年八年,也许十年工厂就支撑不住了。
\n
到那时候……
\n
要想改变困境,工厂需要开源节流,可现在不管开源还是节流都做不好。
\n
他们无法拓展国外市场创汇,也没法减少职工福利,第一代职工的儿孙们也都要尽量安插在单位里,单位岗位有限也是不堪重负。
\n
若不是后来政府实行知青下乡,只怕压力更大。
\n
也是因为效益持续变差,卢厂长才南下考察学习去了,希望取经改变困境的办法。
\n
包厢内气氛有些低迷,大家吃饭都没什么声音,都在思考各自的问题。
\n
郑应炬受不了这压抑的气氛,他也没看明白怎么回事,不禁责怪唐圆是个冷场大王。
\n
他热情地张罗大家吃喝,想把场子热起来。
\n
温书记却淡淡的,没理会郑应炬的自嗨,而是跟唐圆和封辰交流生态农场的事儿。
\n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唐圆和封辰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其他人没有的东西。
\n
这不应该是乡下那个环境培养出来的,毕竟他也从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