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的理论下行峰值超过10GB,足以支撑AR/VR用户的交互。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维扬玩的那款虚拟网游,只要不是过于复杂的场景都非常流畅。
而且现在北上广已经在铺设6G网络——严格来说是5.5G,就像当年的2.5G一样,从性能上有一定提升,但还没有达到飞跃换代的程度。
早在2015年,就已经出现VR电影,接着又出现AR电影。
影视行业本来就属于资本乐园,在5G网络普及之后,全球的大型娱乐公司,以及许多风险资本,都在疯狂往VR和AR电影领域砸钱。砸到现在,90%以上的项目都亏了,而且是亏得血本无归。
AR电影勉强还算成功,已经有公司在推广“AR放映厅”,只差一部超级热卖的AR电影就能飞速发展——就像《阿凡达》之于3D放映厅。
但VR电影,就完全是个坑了!
技术方面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可是VR与电影天生犯冲。就像性格不合的一对男女,非要强行绑到一起结婚,婚后生活惨烈得根本没法看。
电影的本质是框视觉,每个景别都有特定表现功能。笼统来说,远景拍气氛,中景拍动作,近景拍情绪。而VR的特点是沉浸感,需要带入特定角色人物,再以这个人物的主视觉去融入场景——景别没法转换。技术上可以转换,可一旦转换又失去了VR的沉浸感,特别出戏!
还有电影的空间感和剪辑效果,也跟VR技术很难融合。
这几年,中外都拍了不少VR电影,在影院上映的全部扑街,移植到个人VR设备的盈亏参半,只有中途改做VR单机游戏的赚了不少。那玩意儿拍出来根本不像电影,更像是一款VR体验游戏。
说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