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的罪名。
\n
其中有一名老御史,性情耿直,眼底揉不得沙子,当年杨元正母亲过世,杨元正不愿守孝,示意先皇夺情起复,被老御史揪住拼命弹劾,骂他是不孝之徒,败坏风气,杨元正含恨在心,江滨一案败露后,杨元正便想方设法将二人扯上联系,将老御史下狱。
\n
裴浚决心给老御史平反,这样的人一旦重返都察院,便可很好制衡内阁与六部。
\n
杨元正不干,据理力争。
\n
两厢之间也算得上唇枪舌剑。
\n
凤宁就这么看着裴浚一人与几位老谋深算的阁老周旋,他始终慵懒地坐在上首,连姿态都没怎么变,脸上也不见怒色,吏部尚书驳一句,他便揪住吏部用官不明之处堵他,兵部尚书提出异议,裴浚便给他抛个难题,让他琢磨九边练兵一事以防范大兀铁骑南下,甚至当场给他下了一道指令,让他想个解决军需的法子出来,兵部尚书爱莫能助地看了杨元正一眼,纷纷铩羽而归。
\n
他也就十八岁呀。
\n
凤宁满心佩服,他姿态优雅坐在一堆阁老里,没有年轻人不该有的激进傲慢,气质沉稳内敛,语调不疾不徐精准击中对方的弱点,更重要的是凤宁发现裴浚对各部朝政了熟于胸,户部尚书答不上来的数额,他脱口而出,可见胸有成竹。
\n
户部尚书最后跪在地上冷汗涔涔,十分惭愧。
\n
他就这么让杨元正筑起的高墙土崩瓦解。
\n
他也不是神,私下没少下功夫吧,难怪他不喜欢愚笨的人。
\n
凤宁咬了咬牙,心想还要更努力才行。
\n
人不打无准备之战。
\n
这是凤宁今日御前议事所得。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