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至于河道里的树木枯荣生发的,也是在变化当中。好多人以讹传讹的,竟把这俗语当作励志转运之说,岂不知尽是些井底蛙、缸中鳖,河东和河西的差别能有多大?难不成是天渊之别?茅厕移至便溺处而已,大约也只是自己的内心罢了。刚说那些都是题外话,系统说譬如一个人,脑袋躯干四肢构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这就是一个系统,血管、神经、骨骼、肌肉串联各个组成部分,脑袋躯干是人的主要部分,四肢是次要部分。少了主要部分,这个系统就不能成立,少了次要部分,将会有一些缺憾,但仍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只这缺憾却会影响作用到个人身上。就如一人少了一足,就会不良于行,身体平衡感也有缺憾,少了一臂也是同理。但同样的,由于一足的缺失,另一足或是一臂的部分功能就有可能会被放大,更加的强健,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憾,造成新的整体平衡。这其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甚至也会带来身体上的一些变化,但作为一个整体而言,表现给人的仍旧是那个本质。同样的,作为主要部分的脑袋和躯干,仍然可以看做一个分系统或子系统,就单说脑袋,眼耳口鼻舌,相声《五官争功》里面,都说自己重要,如果把它们看成一个系统来说,岂不是更好,少了一部分,人都会有缺憾,都是一个不健全的人,没有谁比谁更重要,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单独拆出来比较并无意义。当然主次是有的,只是针对的是脑袋其它部分而言,例如脑干、积液、颅骨等等这些,单纯从脑袋中拿出来讲五官是没有意义的……这一册和前面三册的写法又有不同,切入点也不一样,往往用解剖一个麻雀的样子来说明问题,读起来的晦涩感不同,但和初读第一本《观世界论方法》时的陌生感觉相当,这样一来,能顺利读完全书或许花的时间会要更多一些。
亨亚日一边啃着书,一边努力让自己融入先生当时写作这本书的初衷。看事情要看全面,只得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看,既不可以偏概全,又不能流于表面,到底该怎么来认识这个问题呢?从系统、子系统、分系统的关系说开去,层层展开,既有联系,又有独特之处,既有变化,又有不变,最终在整个事情内部达成平衡,认清这些联系和特性,变与不变,或许就是这论系统的出发点。爷有子,子又有子,子子孙孙永无穷溃,就看你认识到哪一代了,咋看起来似都是这个道理一般。
大约到了上午十点多钟的时候,谢明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