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道给了他便是给大明续命,总比给那什么清朝好些。
\n
朱元璋也想到了这一节,竟然真的被朱标的话抚慰了,别别扭扭地接受了那嘉靖鳖孙,甚至还嫌弃他运气不够好,没生出个能为大明续命两百年的儿子来。
\n
而万历朝,张居正眼眸瞬时一亮。
\n
原来那玉米就是番麦!
\n
他自然知晓,戚继光在浙江练兵时就在山地种了一大片番麦田,他种那么多……主要是用番麦来喂马。是的,在明朝,玉米传入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能大面积种植,主要是作为给牛马吃的草料而小范围种植。
\n
不过……张居正微微皱眉。据他所知,番麦虽耐储存,不易坏,但实在不好吃啊!
\n
张居正幼时家境也不算富裕,家中养不起马,但是他家隔壁就是辽王府,辽王养了不少骏马,辽王的马儿都养了一副刁嘴,连马儿都更爱吃豆料,不爱吃番麦。而辽王府的田地里也仅有边角种上几颗番麦,佃农都说,这番麦食之比不上芡实。
\n
很快,张居正就想明白了,他们这时候的番麦想来没有经过后世那般的“优中选优”,因此不如后世的好吃,只怕产量也不及后世!而种惯了五谷、田地有限且赋税繁重的农人,谁愿意冒险大面积种植一个外来的粮种?若是颗粒无收,全家都要饿死。
\n
没有人愿意冒这样的风险,而大明的官府也没有人意识这东西的好处,故而林姑娘才会说,虽明朝传入,却到了清朝,番麦才成了活人无数的粮食,也就是说,约莫花了百年的时间,这番麦才被百姓接纳。
\n
张居正微微陷入沉思。
\n
要怎么让老百姓愿意种番麦呢?
\n
清朝,康熙年间。
\n
“玉米?”在康熙朝,玉米也还没广泛种植,但玉米一直是外朝的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