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他心酸地想着:自己的儿子明明先前还被皇爷夸奖聪慧来着的。
\n
现在完了,这草包二字一辈子都摘不掉了。
\n
明永乐年间,永乐帝倒不生气:“战场上就是这样,很多时候预料不到所有的变化,朕也的确没料到,翟能父子三人能来得那么快。”
\n
后来永乐帝早早就反省了:那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之一,从小就力大无穷,主要平安还曾经跟随他出征打过鞑子,深深了解他的战术习惯,肯定是他提前通知了瞿能,否则瞿能不会来得那么快、那么巧。
\n
【朱棣派去绕背的骑兵,直接碰上了赶来支援的翟能、翟郁、翟陶父子三人,这三个人可是硬茬,瞿能的爹翟通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元勋之一,打仗是非常猛的,不过他幸好死得早,洪武十三年就病逝了,所以没在老朱晚年的点名簿上。】
\n
朱元璋假装没听见后面半截话,大惊:“什么,翟通过几年就要死了?”
\n
而在场的武将则在仔细回味:“老朱的点名簿”六个字,越发回味越发心拔凉拔凉的——焉知他们不会在点名簿上?
\n
而在这群惊慌的武将里,情绪比较安详的有知道自己病死的徐达、知道自己活到了靖难还出兵打仗的耿炳文、郭英,三人默契地相互看了眼,心都放回了肚子里。
\n
朱元璋刻意不去看臣子们的眉眼官司,心里琢磨着想传太医去给翟通看看身子骨,结果又想到自己家这些太医能把皇帝都医死,顿时又把话咽了回去,改口道:“快去宫外找几个有名的大夫,去看看瞿通。”
\n
顺带又将瞿通的儿子瞿能这个名字狠狠地记住了——好孩子!勇猛忠心!这人才咱老朱要了!
\n
【而有个虎父的他们,却没有成为犬子,翟能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骑射兵法少年时就闻名于世,洪武二十三年时,他随蓝玉出兵平西番蛮民的叛乱,攻无不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