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仙迹中提到的那些习俗,的确是不合理,有些骇人听闻了。
\n
“又不是家家户户如此,仙迹以偏概全!”
\n
“那出嫁女的嫂子偷人,难不成还打不得了?”
\n
“男女有别,女人本来就另开一桌,男男女女混着像什么?”
\n
于是街头巷尾都在吵这件事,有人说对有人说不对,还有吵得急了眼,打起来的,但这些吵闹,又如何不是一件好事?以往,又有谁会为女人的事,如此大动干戈地吵呢?
\n
清,雍正帝听完后,沉默了片刻,只是悠悠地叹了口气:“这番话必将助长不知多少女子的野心,又要惹得天下生出动荡了。”
\n
这仙迹有时的确给他惹了些麻烦,不过女子嘛,能造成的麻烦也有限,何况满洲的旧俗一向重视“女亲”,祖母和婆婆的地位最高,旗人家里的姑奶奶们一向也不缠足、不闭门,尤其没出阁的“姑奶奶”,在家里说一不二,而且大多还参与打理家中财产、店铺、田地等家务大事,权威不在自己的叔父伯父之下。
\n
比起明朝统治者大皱眉头,清初三位帝王都还算反应不大。
\n
只不过嫁了人当了“媳妇”,姑奶奶们的身价也就跌了,便不能跟婆婆、姑奶奶们一块儿吃饭了,得站着伺候用膳。但也不意味着,满人家的姑娘嫁了人就成了鱼目,媳妇可是要管家的,手握实权,站着伺候不过是孝道。
\n
当爷们的有错,叫媳妇告到婆婆那里,爷们也得给媳妇赔不是呢!尤其德才兼备善于管家的媳妇,若是家族里其他兄弟有分家产、分家等大事,还要被请过去当公证人呢,故而在大清,有许多旗人都是老母亲当家。
\n
旗人女孩没有出阁的,每季还能领“禄米”呢,跟从军的男丁一样。
\n
仙迹里那些瞧着就糟心的,都是汉人家的规矩,雍正帝有时候挺难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