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原先听仙迹说起那弹丸小国事,听起来那倭人好似原本十分穷困贫瘠,后头才发迹的,于是嬴政的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便是茂密丛林里一座座闪闪发光的白银山和一群茹毛饮血的野人。
\n
他沉吟片刻:先派人把地儿找到,估摸着也不必打,只要能想法子登岛便成了。
\n
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呀。嬴政微微一笑。若岛上至于真是野人嘛,倒也不必打打杀杀的,若还得用,或许还能抓过来修长城。
\n
汉朝,刘彻与桑弘羊商量了一番,他们现在不能大动干戈,但可以先派遣商队出海,到那倭国看看,再决议是否用兵,桑弘羊眼珠子微微一转:“陛下,臣以为兵乃下策,听林娘子所言,那倭人土地贫瘠,守着银山,却要依靠着海贸才能生存,每年要流出那么多白银,不如日后咱们摸清状况后,便以商谋银、以银养兵!民间有俚语,猪要养肥了杀,待我大汉扫清匈奴后,再发兵取倭人银山……”
\n
刘彻与桑弘羊相视一笑,他最喜欢桑弘羊便是这一点,很会做生意,脑子也很灵光,总能想到得利最大的法子。
\n
唐宋与倭国来往密切,对其了若指掌,与其发兵……唐贞观年间,李世民却在听长孙无忌所言的一个计谋:“与大族合勘银山?”
\n
长孙无忌精明地笑道:“倭国与我大唐隔海相望,海上风波难测,贸然发兵,只怕还未登岛便损失精锐,不如派人以通商名义前去,先买下那座山头。臣问过倭人使臣了,如今他们那儿混乱不堪,各地诸侯你打我,我打你,只有个石见国,他们还不知道那儿产银呢。”
\n
“一个能开采数百年的银山,挖银不必太着急,免得引起倭奴警觉。”长孙无忌神色严肃起来,“只是陛下要早做打算,臣提及合勘便是因为,这仙迹不仅仅是咱们能看见。”本就盘踞在沿海的士族大贾只怕也有能听见仙迹的,他们本就离得近,争先前往,若朝廷不插一杠子,怕要打草惊蛇了。”
\n
因此,他便提出,先拉拢沿海强大的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