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显现,很快,在这每一个字的背后,都闪出亮光来,渐渐的,黑暗褪去,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迎风飘扬的无数赤旗,赤旗之下,是一列列、一队队站得笔直的兵卒。他们有的人身着鼓囊的橙红马甲,有的只穿绿色衣衫,像一丛丛顶天立地的刀剑,伫立在灰蒙蒙的大雨中。
\n
【长江告急,松花江、嫩江告急,西江、闽江告急……】
\n
【3米……5米……10米……20米……】
\n
画面转开,这一段画面陈旧不大清晰,但一浪比一浪更高、比整座城市都要高的洪涛狂飙倾泻入城,所有的喇叭不断向百姓预警,但很快连高高的铁杆子上的喇叭,也被洪水吞没了。
\n
从华夏文明诞生的那一日起,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古人都与洪灾抗争过,但这样迅猛上涨的滔天洪水,还是让各朝古人都面色发白。
\n
人在天灾面前,如此渺小。
\n
“后人那样坚实的水泥砖房都被冲垮吞没……”秦朝,李斯的面色惨白,手都在颤抖,几乎不敢看。
\n
汉高祖时期,刘邦慢慢将腿放了下来,不自觉地端正跪坐,眼里的嬉笑怒骂都褪去,只剩一个帝王应有的郑重沉默。
\n
唐朝,李世民也面色沉峻:“是百年不遇的洪灾!”
\n
明朝,朱元璋捏紧了拳头,大明自从立国之日起,便天灾不断,他原以为后人的世道风调雨顺,才有如此盛世,原来他们也曾受这样大的灾祸?果然不论什么时候,人都斗不过老天……
\n
不……
\n
眼前的画面忽然转换,无数墨绿色挂着红色横幅的车辆满载着后人的兵卒,从四面八方、全国各地驰援灾区,他们有的北上黑龙江,有的南下湖南,哪里洪水肆虐,他们便去到最危险第一线。
\n
在誓师现场,一面巨大的生死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