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炎二十八年(1742年)5月,大齐附属国日本,发生了吃的问题。
受自然灾害和鸡精政策影响,这年,倭国粮食减产严重,九州一带赤地千里,关中平原收成不到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
全国超过三百万人受灾,饿殍遍地。
据不完全统计,1742年,至少有二十万倭国饿殍永远的留在了这个夏天。
后世史学家在评论这段历史时,出于自身安全考虑,总是讳莫如深。
即便是最鸡精最具牺牲精神(牺牲在大齐是个褒义词)的历史研究者,也认为1742年那场灾难“八分天灾,一分人祸”。
大部分学院派信誓旦旦表示,这(饥荒)只是前进道路上出现的些许波折,是时代的微尘。
毕竟道路是前进的,前进是曲折的,而且倭国从此就进入了黑铁时代·····
然而当我们将时间线拨回到1742年,回到那个漫长的季节,彼时彼刻的倭人,尤其是生活在九州一带的倭人,他们对时代变迁的切身体验,恐怕不止是一点点“波折”那么简单。
~~~~~~~~
1742年,倭国人正“经受一点点波折”时,天心城的官僚们竟然无动于衷。
这倒不是因为齐国上层愚昧无知或冷血无情。
首先,这些人对万里之外的灾难并不知情,或者说很多人对灾难的严重性知之甚少。
其次,等到他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