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少粮食!”
\n
虽然人丁富足是好事,但带来的负担也不是一般的大,若吃不饱,出现些什么动乱流民,那整个国家的安全治理就成了大问题,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啊。
\n
【面对这样的情况,曾经亲历过饥荒的袁老压力可想而知。一代代农学专家深入稻田,潜心研究,古老的农业国为他们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n
【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说是大禹让一个叫益的人把稻种分发给农人播种,这是最早关于种植水稻的记载。】
\n
汉朝。
\n
司马谈拍着儿子的肩膀:“这部史书竟是从夏朝起笔,视野宏阔,有大家风范啊。”
\n
尚及弱冠的司马子长眼中闪烁着少年人一往无前的豪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儿也要游历天下,采集旧闻,写一部良史!”
\n
“好,好!”司马谈大笑起来,“好儿子,有志气!”
\n
【此后历朝历代,水稻耕作不息。】
\n
【春秋时期,水稻亩产有一百斤左右,汉朝是一百二十斤左右,魏晋南北朝有一百八十斤左右,唐朝亩产两百七十六斤,宋朝亩产四百五十斤,明朝亩产六百六十六斤,清朝亩产多一点,大概有六百到八百斤。】
\n
这话一出,各个时空一片哗然。
\n
咸阳宫。
\n
大臣内侍乌泱泱跪了一地,嬴政黑着脸一字一句地冷声道:“历、朝、历、代?为何独独无秦?!”
\n
李斯壮着胆子抹了一把额头上渗出来的汗,小心翼翼地回话:“或许,或许是我朝亩产与前代相差不大,故而……”略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