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一行,故有官逼民反、乱自上作之意,作意深沉、踵武风雅,是又在我之上矣。”
\n
他语带喟然,再次对“名著”二字的分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n
【其实小说后面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林冲杀人之后来到了一个庄子外面,想向人买酒御寒被拒绝,就在里面大闹了一场。
\n
他杀人之前百般忍耐逆来顺受,杀人之后反倒变得暴躁,开始不讲理了,可见这个人物身上也有暗色,被压抑得太狠,爆发出来才会那么猛烈。
\n
而这种暗色的描写在其他梁山好汉的身上也有所体现,它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并不吻合,且书中的很多观念甚至还有局限性,但恰恰增添了人物的真实性,还原了那个年代真实的作品。】
\n
金圣叹频频点头,若非这样,他怎会觉得林冲这个人物写得太狠呢?
\n
许多达官贵人也第一次对水镜里的观点表示认同:“没错,什么官逼民反,这就是局限性!官有好坏,岂能一概而论?”
\n
“好汉好汉,连杀几人的林冲后却如此沉着冷静,可见其根底上也是个十足的恶人!”
\n
对于这些叫嚣,不少百姓却是不屑一顾,林冲的恶都是被他们这些达官贵人逼出来的,林冲恶,他们的行为更恶!
\n
兴化,白驹场。
\n
施耐庵欣慰之余不禁思考:楚姑娘说的局限性是什么,要不也……展开讲讲呗?
\n
毕竟连秦皇汉武都被批评过,他受得住。
\n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为前面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作者以“风雪”和“火”立骨,借林冲由忍到狠这一形象的转变,反映了官逼民反的主题。而像林冲这样的禁军教头尚且被逼得走投无路,广大民众的生存现状又是如何?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