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顶尖的一批文人,他们当然不会天真地以为鲁迅只是单纯杜撰了这样一个故事。祥林嫂或是虚幻之人,但她一身所照见,必是当世种种。想到这里,李杜一人的心也微沉了几分。
\n
乡野里,先前还兴致勃勃的农人村妇面面相觑,有的甚至抹起了眼泪。那种被文士看见写进书中的欣喜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叹息难过,为这狠心人写的狠心的故事。
\n
可有的人又难免心有戚戚,故事里的祥林嫂虽然苦命了些,但那些个波折,有些却又是实打实在他们面前发生过的,如今看过来,倒像是照镜子似的。
\n
他们或惊或痛,末了,不知是谁干笑着说了一句:“那什么迅哥儿,怎么把这也写成话本子。”
\n
却引起更深远的沉默。
\n
【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心里应该只有一个印象——惨。祥林嫂的一生太惨了,而这样悲惨的故事,就发生在鲁镇这个普通小镇里。】
\n
水镜上出现了一段课文,恰是那篇《祝福》的开头,不少文士定睛去看。
\n
鲁迅的语言他们早感受过的,古今交融,众人也看得惯。只见文章开头正是一段旧历年底的描写,读到这里的苏轼等人这才恍然大悟:
\n
“原来题中的‘祝福’,指的是新年的祭祀之仪。”
\n
明朝。
\n
先前便对这题目有些生疑的施耐庵施耐庵同样明悟般点点头:“浙东旧俗有近年关祈神赐福之仪,送灶日即始筹备,除日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祝福。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鲁迅如此信手拈来,莫非是浙东人士?”
\n
他生出些漫无边际的猜想,转而忆起书中所写之事,到底还是叹了口气:“祝福之夜人人欢欣,独祥林嫂凄然而逝,悲意更深一层。”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