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既已产生,黄举天便没有继续藏拙的必要。
如今,他不仅要在殿试中考进前二十,顺利获取出仕的资格,更需给李炎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目标并非难事。
殿试与省试不同,内容更着重于治国方略与时政分析,其题型主要涵盖时务策、经义阐释、历史分析与文学创作这几类。
别看黄举天此前对科举颇为抵触。
在故乡父老的强力逼迫之下,加之他前世身为准博士生所具备的学习天赋;
那些该读的经义典籍,他一本都没落。
否则,他又怎能考上乡贡?
省试可不是随便一个读书人都能参加的。
至于治国方略与时政见解,凭借穿越者所拥有的先知视角,黄举天确实有着一些高屋建瓴的想法。
可他并不打算诉诸笔端。
只因唐武宗李炎颇具中兴之主的风范,能力不容小觑。
倘若自己的见解真被李炎采纳,岂不是资敌?
思来想去。
黄举天认为,在殿试中唯一能够稳拿高分的题型,便是最后一道文学创作。
“唉,我本不想当文抄公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