甥,我持之已久的修习就毫无可取之处了?”
“怎么会?!”少姝正色否定,为了澄清好友的误会,她略作思忖,抬手轻轻理着卫铄鬓边的短发,才又开始柔声劝解,“确实,我们从未听闻士族女子能入太学读书的,更不能像那里的才俊们一样,学成之后投身于功业前程,施展抱负,但是,女子们却是有暇投身到玄谈雅集,琴棋书画,以及其他所钟爱的艺术中啊,在她们周围,盛行着温文尔雅与诗情画意相融交织的氛围,女子同样可以因才德独具而享有盛名,她们的交游的圈层渐次扩大,开辟出了互通有无的渠道。有的家族,恰如你们卫家,私学所授独特,常常高于官学,几乎足不出户就可作育英才。从这些家族中走出来的女子,已然满腹经纶,见识卓越,尽管还是身不由己——嫁给什么人,嫁到哪里去,从来都不需要征得她们的同意——但她们仍能以一种间接隐秘、不可估量的方式,在完成中庭主妇的使命之余,继续提升所学,并不遗余力地促成后代发奋进益,从来也不谋求一丝回报,以在下愚见,已然可歌可泣。”
(艺术:该词在古代指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后汉书·伏湛传》:“永和元年,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蓺术。”李贤注:“蓺谓书、数、射、御,术谓医、方、卜、筮。”;《晋书·艺术传序》:“艺术之兴,由来尚矣。先王以是决犹豫,定吉凶,审存亡,省祸福。”;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后汉为方术,
魏为方伎,
晋艺术焉。”)
奇了,同样一件事,从少姝嘴里绕一圈出来,心情感受就变样了,看来,所谓意义其实是由人发掘赋予的,关键还要看最终思想到了哪一层,卫铄脸上紧绷绷的神情不由地渐渐缓和了。
“卫妹妹,你的聪慧和见识,是上天对你的厚爱,令堂虽然懂得,但也有她的无奈,不好说的,说不定,她也曾放下过当姑娘时的绮丽怀抱呢?你的心事我明白,但是你写字,你在书道上不断求索与精进,首先并不是为了除‘你’之外的任何人,无须困顿于外在的羁绊,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了。卫铄,卫铄,多美的名字,守卫内心的光亮,患得患失,裹足不前,最终只会暗淡,在无奈伤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