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基本才能,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
出自《周礼·地官司徒·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书,
指的是书法(书写,识字,文字等),
后人的猜测可能是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青凤颇有同感,她掩嘴笑:“涂抹修饰只能是‘越描越黑’!”
“如今呐,我有信心练好字还在其次,所获得的最大启示,”少姝说了出来,“是看到卫妹妹发自内心,倾注了全部热情去做这件事——持久细致地与书道过招、切磋、学习,进而摸索出了她自己的道理。”
“或许,一个人只有坚定如此,才能真正完成一些事。”孝儿心生感佩。
青凤表示支持:“认准了自己该走的某条路,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胜过耽在热闹喧哗的人群中徒作徘徊。”
“珍重自持的人,早已明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埋首于命定要做的事,虽然也会有循环往复的苦痛,但那过后会是成长。”少姝这样说,因知道卫铄的祖父、父亲、兄弟们皆身在官场,有一手的好字傍身,可作仕途辅助,确有切实的功用,但她由衷以为,卫铄发自内心的自觉,要比那些切实的功用具有更高的价值。
于是她又接着说道:“一个人,如果没有对心中所系不顾一切地狂热过,苦恼过,欲罢不能过,关照自省过……真可谓对此生极之‘要命’的浪费;至用名利那些事,当你不在乎的时候,反而显得更容易得到吧,卫妹妹身上最可贵的,便是纯粹为书道而书道的精神,有如此初心,便不会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白费工会了。”
(为书道而书道:化用自“为艺术而艺术”,中国艺术是从魏晋之际开始走向自觉的,所谓人的觉醒,简单而言就是人成为了艺术的主题。只有人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自己可以为自己而活,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