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一落千丈。
正月里,大半夜的,他落了汴河,等到给管河漕的埽兵破开冰凌捞上来,人都冻硬了。
仵作验尸,说是失足溺水而亡。
宋大郎还停着灵,就有地痞拿着张房屋买卖文书堵了灵堂——原来他赌上了头,把宋家祖产贱价抵卖出去,买主趁机雇了人上门来收房。
地痞们在灵堂大闹一场,原身靠着里正说和,才勉强把收房的期限宽限了一个月。
但地痞们才走,其余债主得了信,一个两个都跟着上门催债。
另还有店中雇佣、伙计,因要不到工钱,仗着近水楼台先得月,便把铺子里能看的桌椅家具,干货细软等等卷走充数。
原身年前才满了十三,自小当做掌上明珠来养,因本有个兄长,也不用她支应门户,又打小说了一门亲,未婚夫家里虽落魄些,那公公却是个私塾的教书先生。
此时士农工商,士人高居上首,宋家也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仅送儿子进学,还给女儿也只学些诗书女红,预备将来能得夫家高看一眼。
但兄长遇难的消息一传回来,未婚夫家就渐渐疏远,等宋母没了,连走动也无,再到知道宋大郎落了水,房产又被押卖,立时上门退了亲。
原身也没有经过什么事,短短三两年功夫,亲娘、兄长、亲爹先后去世,还没能喘口气,又遇得未婚夫退亲,跟天塌了也没什么区别,如何受得了,当晚就寻了短见。
等再睁眼时候,此“宋妙”就变成了数十年前平阳山上的彼“宋妙”。
同名、同姓、同一张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