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不过,朱元璋的宽容并不囊括全部,他对兵卒的纪律要求是极高的,诸如唱曲踢球这种事情一旦在军中发生,那将有残酷的军法来惩治犯事兵卒。
\n
朱元璋对兵卒要求如此高,对武官的要求更不用多说,而对于未来将世袭父辈官职的武官子弟,他的心底却充满了焦虑。
\n
诸如眼下,当百名武官子弟走到石灰线前,他们大多紧张的汗流浃背,只有少部分人沉稳自若。
\n
在他们面前,六百个箭靶错开摆放,分别以五十步、八十步、一百步、一百二十步和一百五十步、一百六十步分别摆放。
\n
这样的场景,无疑给了武官子弟们极大的压力,而这样的压力,来源于朱元璋给明军定下的标准。
\n
在朱元璋标准中,明军每人持箭十二支,其中六箭要达到相对应的标准。
\n
这其中,武官和兵卒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n
武官的标准,持弓人须最大射到一百六十步远,必须在五十步的距离射中箭靶,但不一定要射中靶心。
\n
兵卒的标准,则是持弓人须最大射到一百二十步远,在五十步距离射中靶心。
\n
想要达到这样的标准,首先从持弓人弓箭就有了要求。
\n
明军将弓箭手的拉力分为四级,由上至下分别是虎力、上力、中力、下力。
\n
其中虎力要拉一百二十斤以上的强弓,约后世的158磅以上。
\n
由于太过困难,因此即便是拥兵百万的大明王朝也难以凑齐百人。
\n
除虎力弓外,其次的上力需要使用一百二十斤强弓,中力则是七十四至九十六斤之间,下力则是四十斤到七十五斤。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